close




林業文化園區內有設置好幾個靜態展館,「森產館」就是一個,通通不用門票,就在竹林車站旁,很好找。



雖然是舊式的木造房子改的,但門口的感應設備可是高科技的象徵,其實也沒什麼,不過就是按鈕之後,會自動開啟的自動門系統啦~~



一進門就能看到這個象徵台灣三大林場的設計,用原木排列出來的台灣,遠遠看有比較深的地方就是了,因為在現場可以看到比較高的木頭就是林場的位置,可是這個角度就看不出就是了。



1908阿里山林場:阿里山檜木林發現於明治二十九年(西元1896年)。明治三十六年(西元1903年)訂定阿里山森林開發的各項計畫。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10年),成立阿里山作業所,由明治四十五年到昭和二十年(西元1912~1945年)之間,木材生產共計三十四年。



1914八仙山林場:八仙山森林於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被發現,曾被選為台灣八景之一。大正三年(西元1914年)著手開發至昭和二十年(西元1945年)止,木材生產共計三十一年。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總督府設營林局,並將八仙山事業區改隸為八仙山出張所。



1915太平山林場:太平山的林場範圍,主要屬於中央山脈的北端,以南湖大山山系及三星山山系為主,另外亦涵蓋了西、北部的蘭陽溪一帶,其中有部分屬於雪山山脈以及大霸尖山支脈。在民國七十一年(西元1982年)正式結束了伐木事業。



在進門的左手邊,有這個林場開發記事的年代表,上面除了有西元年之外,還有日治與民國的紀年,這樣比較好對照。



在進門的右手邊,則是「林業生產程序」的介紹:林業生產作業流程分為每木調查、伐木造材、集材、裝材、運材(包含山地及平地運材)、卸材、貯木、標售、製材及後勤支援的修理工廠,最後將木材運至基隆港或蘇澳港出口外銷。



右手邊下方則是用圖解說明「林業生產程序」,很容易理解喔!!
每木調查:計算材積、繪製砍伐區域圖、擬定集材路線。
伐木造材:由立木傾斜方向與周圍地形關係,決定伐倒方向。經修枝整梢後按規格鋸成數段。
集材作業:從事集材的人稱為「機械仔」。集材又分為人力集材與機械集材。
裝材作業:太平山利用集材機裝材,羅東貯木場利用吊材機裝材。
運材作業:分為山地運材由太平山至土場,及平地運材由土場行駛至羅東兩段運材作業。



卸材:卸材作業是指生產材運抵現場後,卸材堆積的過程。
貯木:檢視家甲資料、貯存木材(陸上貯木、水池貯木)等的貯木管理。
標售:檢尺及分區標售程序,負責木材的販賣、交貨等事務。
提貨:木材標售後買家方能提貨,利用起重機或吊材機將木材裝車拖運至鐵路線上。
製材工廠:將原木轉至成製品的過程。
修理工廠:太平山修理工廠、羅東修理工廠,修理林業事業之相關機械設備及製造所需零配件。



在往內參觀,就能更加了解太平山林場開發與林業發展的過程,很精采的呢!!
宜蘭的嘉義仔:太平山資源開發後,製材工業受到重視,先後由日本人與嘉義人在此地經營起木材製材工廠。日治時期由日本人經營的製材廠有五家,台灣人經營的製材廠亦有十幾家,每月製材量達10,000立方公尺。戰後太平山林場接收日商砂田、植松、天龍製材廠,經營林務局指定交付之製品,如鐵路枕木、軍公用材等。後來,太平山之生產量外銷材暢銷之因素,嘉義人紛紛進駐羅東設廠,使得原以嘉義為中心的木材市場,逐漸轉移至羅東,成了重要的木材集販與加工中心。
原木加工製材所:從山上運送下山的原木,就如同工業原料,需要加工以提高利用價值,「製材」就是將「原木」加工為「製品」的過程。



各式各樣用來噴漆的金屬模板,這些都是用在木材上,只可惜我沒看清楚文字說明。



這些小道具,有都跟木材有關,有金屬模板、標售用印章、鋼釘、銼刀、手動鑽孔器...等等。



這區展示各樣尺寸,裁切好的木頭,還有工具,有股濃濃的木頭香氣ㄋㄟ~~



這金屬模版就是用在木頭上,這樣就能知道這木頭的歸屬、規格...等訊息。



這四把像是鐵槌的工具,稱為「烙印鎚」,實際上如何使用,我也是有看沒有懂。



造林:造林、保林是回饋自然的作法,森林是我們的重要資源,只有造林才能加速完成森林覆蓋。
為何要造林:林務局大力推動造林業務,從尋找種源到樹苗培育,讓幼小的種子從發芽成長到成為一片優美的森林。山地造林通常是在草生地、伐木跡地,以及崩壞坡地進行。難度最高,最具危險性的就屬於崩壞地造林。
造林的方法:一套完成的造林程序,包含採種、育苗及造林,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喔!!
採種:選擇健康的母樹,它的後代會擁有優良的血統。
育苗:細心照護讓種子發芽並健康長成樹苗。
造林:不同的樹種適合的環境條件不同,在栽植前先以橫坡方式整地或與季節風成直角方向栽植,沿著等高線種植,以減低雨水逕流、土壤流失,並增加造林成功率。



這些種子都是用在造林用,不過這個「羅氏鹽膚木」,我對於樹種沒印象。



「鐵掃帚」的種子,也沒印象。



「胡枝子」的種子,有一點點印象。



「相思樹」的種子,這四種只有這款我知道。



這是介紹舊太平與新太平的沿革與範圍。
初斧之地舊太平:舊太平山是早期開採的林場,從1915年起至1936年止,在今日蘭台後方,沿多望溪西南岸向上至四季一帶的嘉羅山森林進行伐木作業,海拔較現今的太平山為低。
茂興新太平:新太平山是太平山的後期開發地,1937年由舊太平轉移,而稱新太平山。沿著通往舊太平山的土場及鳩之澤為起點新闢路徑,通往新太平山,1982年後,轉型發展為現今之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舊太平地名介紹如下。
多望溪:在土場對岸原有原住民聚落,在其上方的太平山是個充滿希望的山頭,而命名為多望溪。
嘉羅山:由泰雅族發音縮短而來。
源:此處為多望溪的源頭,稱為「源」。
門之澤:此地因面臨溪口,因此稱為門之澤。
日向台:事務所的所在,是一個平坦台地,視野遼闊、日照長。
神代谷:此地的壯美林木,令人聯想神武時代的森林。
十字路:早時原住民的獵徑,在此成為十字路口,因而得名。
土場:是林業用語中的木材集聚地或卸材場地,此處正是木材卸材轉運地。
太平山:此名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泰雅族的譯稱,另一說以太平的山來祝福國運昌隆及讚美翁鬱森林之地。



新太平地名介紹如下。
鳩之澤:美麗的名字來自於家鳥鳴唱在群山環繞、溪流蜿蜒的溫泉之谷。
中間:為鳩之澤索道的發送點,又是通往蘭台的必經之地,因為在兩地之間,取名中間。
蘭台:這裡有片遼闊的高山平原,後闢為苗圃,因盛產蘭花而聞名。
白嶺:原名若木林,因位於海拔1000公尺處,午後煙雲滿山,因而改稱白嶺。
白系:索道附近有條遠望如白絲帶的瀑布,因而揚名。
見晴:在多望溪右岸的生產地,在久雨初晴之際,蘭陽溪左岸重嶺美景盡收眼底。
上平:白系索道的頂點,抵達平坦之地,此地不需搭乘索道可達太平山。
峽林:三星線上,距太平山六公里處,地勢多高山險阻、挾長腹地錯落期間。
路尾:三星線山地軌道延長之地,為在路的末端而得名。
萬石:日本計算材積以「石」為單位,此地每公頃木材蓄積量高達一萬石而得名。
曙:由萬石進去不遠,在晨光微曦中的朝日初昇,映出五光十彩。
壽:此地林相清麗、流水潺潺宛如仙境,生活其中並得長壽。
吉野:離太平山最遠的茂興線生產地,日人於此種植吉野櫻花。



[深山平地林業人] 伐木族/李潼:在比人高的鐵鋸前,在比人健壯的林木間,在比林木雄偉的山嶺中,咱是一群游移伐木族。每一則山中傳奇,都不虛構,誰人聽過樹靈和山靈,沒錯,可渲染得有些魔幻了。



這些就是上面所說的「比人高鐵鋸」,老實說,看到這鋸齒銳利的鐵器,還真的不太舒服哩!!



伐木需要精良的技術與工具。早期的伐木工人都由技師級的日本人擔任。伐木需要測量立木的基本知識,要判斷數目傾倒的角度與方向,並先測量樹木的角度,闢出一個讓樹木倒下的空間,接著進行鋸木工作。
伐木二人組:從早期的太平山伐木照片中,在巨大高聳的檜木旁站著兩個伐木人吆喝著拉鋸通常兩人一組鋸倒一棵樹。照片中鋸木的對面有個穿著和服的女性,以較小的鋸子拉鋸或者負責鑽孔。手斷師--負責砍倒樹的人。



伐木架台--截取上材與水土保持:當山勢險峻或根部木紋不直時,需架設伐木架台。架設伐木架台後砍點較高,會留下的根株,這可避免土壤流失,待附近樹木幼苗長成大樹,水土保持的任務便移交下一代。
胴割造材:對於直徑過大過重的原木,超出集材運材的負載量,未保持良好品質,會以大鋸板進行胴割造材,剖成二到四塊,以利搬運。



伐木技巧」的流程介紹如下。
1. 測量角度,決定數目傾倒方向(圖中樹木右傾二十度角)。
2. 架設伐木架。
3. 右側斧切口即為樹木傾倒方向(導向口),再由左側鑽孔,向右側方向鋸(保留右傾位置)。
4. 鋸完樹身,到保留的右側斧切口位置往下鋸。
5. 傳呼,這是警示聲,要工作人安全閃避,補上一鋸一砍,工作完成。




參觀資訊:

羅東林區管理處
‧地址: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18號
‧電話:03-954-5114
‧網址:http://luodong.forest.gov.tw/



相關文章:
2009.07.24~2009.07.27 | 台灣宜蘭四日行程一覽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lilian 的頭像
    chenlilian

    {儷文的愛藏*屋}

    chenli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